体系认证

认证收费


一、认证费用的构成

    项目收费包括:认证申请费、审核费、审定与注册费、年金和其他费用。项目收费根据具体服务工作内容在合同中约定。

    认证审核的工作量(人日数)根据申请认证组织的规模、认证领域数量和专业特性等按国际准则及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有关要求确定。

1、认证申请费

    每张证书的申请费用,涉及初次认证、再认证及认证范围扩大的申请。

2、审核费

    审核费的收取依据审核工作投入的工作量(包括:文件审查、审核准备、编写审核报告、不符合纠正验证、对审核组案卷的复核及认证决定)确定,按审核人日计算。审核工作量取决于:

    1)相关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

    2)规模和复杂程度;

    3)技术和法规环境;

    4)管理体系范围内活动的分包情况;

    5)以前审核的结果;

    6)场所的数量和对多场所的考虑;

    7)与组织的产品、过程或活动相关联的风险;

    8)是否是结合审核、联合审核或一体化审核。

    对于不同的受审核方,上述因素对审核工作量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确定审核工作量时,还包括与审核有关的文件审查、审核准备、编写审核报告和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验证的时间,以及适当的交通往返时间。

    通常,审核费用按审核类型分为:初次认证审核费、监督审核费、再认证审核费。在认证证书三年认证有效期内,将进行两次监督审核,期满前进行一次再认证审核。

    通过确认,由于申请方原因影响审核有效性,导致审核工作量增加时,申请方应当就此另行支付相应审核费用。如:

    现场审核时,发现甲方实际员工人数、多场所数量与申请书填报的不一致,需要增加审核工作量;获证组织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更或其他更改,需要增加审核工作量;获证组织发生重大投诉与重大事故,可能影响到管理体系持续符合认证标准时,审核方需要增加监督审核次数,并根据增加的审核工作量收取审核费用。

3、审定与注册费

    每张认证证书或子证书的审定与注册费用。

4、年金

    每年交纳一次,随监督审核费一并交纳。

5、其他费用

    1) 每次现场审核时,审核组成员的差旅费用;

    2) 获证组织需要,加印证书和制作认证标牌的费用。

二、收费方法

    1)申请组织应在提出认证申请时支付申请费;现场审核前支付审核费;其它各项费用在颁发认证证书前支付完成。

    2)获证组织在支付监督审核费的同时支付年金。

    3)补发、更换证书费在领取新证书前支付。

三、审核人日数核算说明

    1)管理体系审核人日数的核算与审核范围内的有效人数、审核类型(初次认证、监督、再认证、特殊审核等)、业务范围类型和场所数量与类型等因素相关;

    2)审核人日数核算时包括文件评审、审核准备、现场审核和最终报告等时间;

    3)审核人日数核算时不包括审核员的路途时间;

    4)对于多领域管理体系结合的审核项目,审核人日数核算按评审时确定的管理体系结合程度系数和拟派审核组的审核能力结合程度系数来综合计算总的审核人天。

    5)增加认证领域审核、扩大认证业务范围审核时,审核人日数核算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及相应技术文件计算。